记录日常,敝帚自珍

2025-02-26 日常


每天点开5个虫洞差不多成为习惯了,这5个中总有那么一两个打不开,也总会有一两个有所收获,如果没有,那就顺着友链再探索一番。

今天顺着友链点开了另外12个站点,喜欢的有2个,它们有我看得顺眼的主题,还有平实有趣的内容,真幸运,捡到了这些漂流瓶。

再翻翻看Feed列表,看到别人分享的旅行记录、生活琐事..其实大多时候我都兴趣缺缺。突然意识到..

博客(记录生活)某种程度上是敝帚自珍,每天絮絮叨叨的碎碎念对别人大多时候是无关痛痒,对自己绝大多时候是意义非凡的。有很多次,或者说每一次,都会在回看过去日记时感慨,记录有用,哪怕是流水账也有意义。过去闪光 | 平凡的日子都在记忆中呢,但不常有机缘想起。翻看日记时,好像短暂地回到了那个时间,再次经历那一刻的感受。

我还蛮喜欢看自己过去写的东西,不是多念旧,只是偶然翻看时才发现,哦!我竟然忘记了..


补:

在25.2.28的 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339期)中看到了 <如果没有人读博客,为什么要写呢?>,摘录内容如下:

让我们坦率一点吧,你写了一篇博客,根本就没有人读。
至少,没有你想要的那么多读者。你把自己的想法倾注在文章,精心构思每个句子,选择合适的图片----然后什么反响也没有,没有点赞,没有分享,没有互动。

那么写博客的意义何在?

首先,关于写博客,有两个误解。一个是只要我写出了好文章,读者自然就会来。不,他们不会来,网上有几十亿篇博客,好像浩浩荡荡的飓风一样,你的博客只是风里的一片叶子,谁会注意呢。
另一个误解是如果没有人阅读,写作就是浪费时间。

博客有自己隐藏的价值。你写博客不是为了别人的掌声,而是因为你自己的需要。
博客使人头脑清晰。它帮你理清思绪,锐化视角。当你写作时,你会思考得更好。当你思考得更好时,你会做出更好的成果。
博客的目标读者,其实不是互联网人群,而是未来的你,你的文章会让你看到自己思想的演变。

此外,未来也许有一天,某个真正需要你文章的人,会找到它。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比一篇病毒式传播的文章,影响力更持久。

写博客有点像街头摄影。你手拿相机,漫步在城市中。你看到一个场景----一个充满光、影、人性的瞬间,就拍下了它。
没人关心你拍到了什么。但这不是你摄影的原因,你摄影是因为你看到了一些东西。
写博客也一样。你写博客是因为你在思考,因为你在观察,因为你希望把它放在某个地方。
如果有人读了,那就更好了。如果没有,工作还是完成了。
这才是真正的重点。